反復進行放電和低壓恒壓充電時循環,初期由于雙登蓄電池存在熱傳導,所以溫度并不高,如果反復進行充放電循環,電解液溫度就會十分的高。
倘若在低溫下充電,擴散電流密度顯著減小,而交換電流密度減小不多,所以濃差極化加劇,則引起充電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上次放電的PbSO4,在低溫下溶解速率小,溶解度也很小。在這種PbSO4的微細小孔中,很難使電解液維持最小的飽和度,又使雙登蓄電池放電反應阻力增加,因而進一步降低了充電效率。
倘若電池在10℃以上的環境溫度下充電,極化作用將明顯減小,PbSO4溶解速率和溶解度都可提高加之在較高溫度下氧擴散速率也增大在這些綜合因素影響下使雙登蓄電池充電效率提高。
由于低溫下的充電能力是與充電前電池放電狀態有關。實驗表明,如在-18℃下要獲得最高的充電效率,要求上次放電做到:
(1)低溫快速放電。
(2)放電到充電之間的開路存放溫度愈低愈好。
這種條件下生成的PbSO4顆粒最小,而且又來不及重新結晶長大,所以一旦被充電時,PbSO具有較大的溶解速率。
上述各點闡明了電池溫升的起因及對雙登蓄電池作用性能的影響。低溫性能尤其是低溫起動性能以負極板質量為控制因素:沒法維持電極的多孔性,增大硫酸鉛溶解度與溶解速度,增強電池內對流因素,可以減小濃差極化及提高活性物質利用率,有利于改善低溫下負極板性能。而電池高溫性能以正極板質量為控制因素,所以提高板柵和機械強度與耐腐蝕性,增加活性物質粘附力避免過充電,減小自放電速率,均利于改善正極板高溫性能。